提防夏日蚊出沒!蚊怕水成分天然都可能有副作用?

近日天氣已經變得炎熱,大眾已急不及待換上短袖背心,但尤其在效外或公園等地方時,我們也須小心蚊叮。本港常見有約70種蚊,如常提到的白紋伊蚊、微小按蚊及三帶喙庫蚊等,當受這些雌性蚊子叮呅時,皮膚不但可以出現紅腫,身體更有可能感染登革熱、瘧疾或日本腦炎,所以防蚊實在刻不容緩。

 

戶外除了可以穿著長袖淺色衣物外,驅蚊以使用蚊怕水為主,當中含避蚊胺(DEET)最為常見,因為驅蚊效果強,產品濃度越高一般維持時間亦較長。正常使用情況下對身體安全,但仍可引起皮膚刺激發紅等。而本港衛生防護中心亦不建議六個月大以下嬰兒使用,小孩使用的話亦應選用濃度較低的產品。另外,不含避蚊胺的蚊怕水、驅蚊貼及手帶等多以天然香油(如檸檬桉油、香茅油等),以其氣味驅蚊。成分雖然天然,但不代表沒有副作用,這些產品仍可以刺激皮膚,而且揮發性一般較避蚊胺高,所以維持效果時間也較短。

 

室內驅蚊的話,蚊網蚊帳等仍屬不錯的有效安全方法。傳統蚊香於燃燒時所產生的煙也可對氣管敏感、幼兒及年長人士產生不良反應。使用電蚊香雖然没有煙,但使用時仍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化學物質積聚。

 

即使使用各種驅蚊方法,蚊也有可能找上門來。當被蚊咬後可以用凍毛巾敷,搽含薄荷產品或以肥皂清洗紓緩痕癢。嚴重的話醫生可能會處方口服抗組織胺藥及類固醇藥膏止痕。

 

資料: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author/dermatology/LA84912?list=latest

台灣6旬男確診日本腦炎 累計2例 幼童應儘速接種疫苗

台灣高雄市繼上月初爆發首例日本腦炎病例後,本週再增1例,為美濃區60多歲男性,目前住院治療中。當地衛生局提醒,家中若有滿15個月之幼童,請家長務必儘速施打日本腦炎疫苗。

 

衛生局表示,該名60多歲男性個案於514日出現高燒、抽搐等症狀,經醫院採檢通報,62日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經一番調查,個案居住地周圍有為數甚多的水稻田且2公里範圍內有2處豬舍,防疫團隊已啟動緊急防治工作並持續加強疫情監測,截至今(6)日未發生相關疑似個案。

 

由於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三斑家蚊)常孳生於水稻田及灌溉溝渠,提醒民眾,避免在黎明及黃昏於豬舍附近活動,避免被病媒蚊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高燒、頭痛、意識不清之症狀,應儘速就醫。提醒家中若有滿15個月之幼童,請家長務必儘速施打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911417

小朋友幾時可以接種疫苗?一文看清幾時去打針

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幼兒的健康,自然是父母眼中一大要事,尤其是新觀疫情剛過,子女剛剛脫下口罩,很容易就會感染嚴重傳染病。要預防各種傳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衛生署提供的免費疫苗注射計劃,由初生、幾個月大至五歲的孩子,均可在衞生署轄下各母嬰健康院接受免疫接種,而小學兒童則由衞生署注射員到學校提供服務。但每種疫苗接種的時間表均不同,其實都幾考父母記性,因此我們就詳細列出不同年紀應接種的疫苗,供各位父母儲起方便查看。


本年度「疫苗資助計劃」及「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已於去年10月6日展開,計劃會為6個月至未滿12歲合資格兒童提供資助或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接種。


除了以上疫苗,父母也可透過「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讓合資格幼童可免費接種可有助預防嚴重病症的疫苗注射。


初生嬰兒、未滿兩歲小孩和小學生分別要接種哪些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提出不同年齡的兒童應接種的疫苗的建議。


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時間表:

*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會於18個月大在母嬰健康院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會於小學一年級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由2019/20學年起,合資格的女學童會於小學五年級接種「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 第一次」,並於下一學年(小六)接種第二次。


當然,並非所有兒童適宜接受免疫接種。衛生署提醒家長,若子女發燒,應在痊癒後才接種疫苗,而在一般情況下,如子女有輕微不適,例如流鼻水,但其他表現如吃、玩、休息和大便習慣都是正常,均可接受免疫接種。另外,接種前也可先諮詢醫生,並將身體狀況告知相關人員。


如有以下情況,或不適宜接受免疫接種,應先請教醫護人員:

1. 任何免疫力減退的情況,(例如:先天免疫力失調‧ 患上白血病、腫瘤)及需要長期服藥或治療,(例如正接受電療、化療或服用類固醇等)
2. 上次接種疫苗後有任何嚴重反應
3. 對某些抗生素或其他物質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4. 經由醫生診斷後認為不適宜接種疫苗的情況


接種疫苗的副作用大嗎?

兒童在接種疫苗後一般的反應都很輕微,例如表現煩躁、輕微發燒及注射部位有輕微紅腫或疼痛。家長可以讓兒童服食退燒、止痛藥物(切勿服用阿斯匹靈),亦可以凍毛巾敷注射部位來減輕痛楚。若不適反應持續或趨嚴重,例如煩躁現象持續24小時以上、發燒體溫高達40°C(104°F)或以上、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情況在24小時後仍沒有減退或反而有增加現象等,便應請教醫生。


另外,因為接種一些疫苗後產生的免疫能力會慢慢減弱,所以衛生署建議,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再接種該疫苗的加強劑,使身體能保持免疫能力,因此家長千萬別錯過任何一劑疫苗。

現時亦有私家診所或醫院提供「五合一疫苗」(可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六合一疫苗」(可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乙型肝炎)供父母選擇。父母若對兒童疫苗有疑問,可向家庭醫生或醫護專業人士查詢。


溫馨提示:

「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並不包括季節性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接種。若家長想為子女注射計劃以外的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甲型肝炎及日本腦炎等),可前往個別私家診所或醫院,詳情可諮詢醫生。

如果子女為初生至五歲,家長可攜同子女到衞生署轄下各母嬰健康院接受免疫接種。至於小學學童,衞生署會派注射員到子女就讀的小學,提供免疫接種服務。



資料: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901505/%E5%85%92%E7%AB%A5%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5%B0%8F%E6%9C%8B%E5%8F%8B%E5%B9%BE%E6%99%82%E5%8F%AF%E4%BB%A5%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4%B8%80%E6%96%87%E7%9C%8B%E6%B8%85%E5%B9%BE%E6%99%82%E5%8E%BB%E6%89%93%E9%87%9D

出遊注意防蚊 疑似登革熱、日本腦炎症狀速就醫


目前正值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流行期,傳染途徑皆為病媒蚊傳播,台灣已有6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花蓮縣民眾,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做好防蚊措施。

 

隨著學生暑假將近,家長安排出遊的機會逐漸增加。然而目前正值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流行期,加上各地氣溫偏高且時有降雨,病媒蚊在環境中的密度已經上升。

 

花蓮縣衛生局發布訊息表示,民眾外出或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時,務必落實防蚊措施,同時在國內高風險地區出遊後或返國後也要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皮膚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指出,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今年截至626日累計72例本土病例,因此民眾規劃出遊時,應事先查詢了解各地的疫情情況,並在登革熱流行區域實施相應的防蚊措施。

 

另外,國內已有6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花蓮縣民眾,且該個案活動地附近有豬舍等高風險場域。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傳染途徑皆為病媒蚊傳播,且各年齡層都存在感染風險。

 

朱家祥表示,登革熱是一種傳染病,主要由登革病毒通過病媒蚊傳播,蚊子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周圍環境存在病媒蚊的孳生源,就有可能引發登革熱流行。

 

登革熱的潛伏期通常為47天,典型症狀包括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和皮膚出疹等。如果連續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症狀。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的情況下,登革熱的死亡率可高達20%以上。

 

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按時接種疫苗,包括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幼兒一般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花蓮慈濟或部立花蓮醫院掛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6290053.aspx
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 水腦症3大警訊1次了解


許多人會認為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更會將其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才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上述症狀。究竟水腦症是什麼?跟失智症有何不同?台中長安醫院朱彥澤醫生將帶你一起了解水腦症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以利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水腦症是什麼? 跟失智症差別在哪?


水腦症俗稱腦積水,是指腦脊隨液(又可稱作腦水)不正常地堆積在腦部的疾病,朱彥澤醫生表示,水腦症若以機器功能來比喻,指的就是工廠的機器雖正常,但由於整個空間充斥著脊髓液,以致機器無法正常運作,而失智症則與腦神經細胞退化有關,兩者都會導致腦部功能下降,所以患者容易忘東忘西,還可能因平衡較差,而導致走路不穩。

 

不過,失智症患者的年紀通常為7080歲,年齡較大的長輩,儘管失智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年齡仍以中、老年人居多,而水腦症病患除了會受到年紀大影響腦部老化,而使腦水循環變慢之外,患者的年齡分佈不太一定,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可能因外傷、病毒感染等原因,而罹患此種疾病。


水腦症4大成因


水腦症不僅因老化所致,還可能由於外力重擊、罹患出血性疾病等原因,而引發水腦症。4種可能造成水腦症的常見原因如下:


▸1.外傷:若頭部因跌倒、車禍、被打、手術而出現外傷,甚至出血,皆可能因此引發水腦症。尤其出血的比例愈高,脊隨液在循環時受到的影響就會愈大,進而導致水腦症發生的機率便會大幅提升。


▸2.自發性腦出血疾病:如腦中風所致,而其中腦中風又可分成2種類型,1種是血管阻塞所致,另1種則為出血性腦中風,像是動腦瘤出血(學名:蜘蛛膜下腔出血),會造成自發性出血,通常發生出血後的1周或23個月,腦水就會延遲性地累積,進而引發水腦症。


▸3.病毒感染:例如腦膜炎、日本腦炎等腦炎,患者容易因感染導致的發炎現象,影響腦部內脊髓液的循環,進而罹患水腦症。


▸4.老化:如果年紀較大,可能會因腦部退化,而影響腦水循環,最後造成腦水堆積。


走路不穩 出現3症狀別輕忽


若民眾平時在日常生活或接受體檢的過程中,察覺了以下3個症狀,建議請儘快至各大醫院的腦神經外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1.記憶力衰退:一旦罹患水腦症,不論是短、中、長期的記憶都可能因此而缺損。


▸2.行走步態不穩:如走路歪斜、不穩,甚至跌倒等狀況。


▸3.大小便失禁:控制人體大小便的系統,主要位於腦部額葉,若腦水壓迫到腦部中的額葉系統,便會導致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的症狀。


水腦症常見治療方法


由於水腦症是因腦部出血或感染等原因所致,一般而言,醫生是無法藉由藥物有效治癒水腦症,大多需透過外科手術,將導管的一端接在腦室,另一端則接入胸腔或腹腔,替堆積於腦部的腦水進行分流,以重新建立腦部循環系統。


朱彥澤醫生指出,針對尚未確定是否為水腦症的病患,通常醫生會以放置暫時性導管的方式,協助醫生進一步確認是否為水腦症。醫生會先在病患腰椎的部分使用穿刺用的針,放入暫時性導管,以進行檢查及為腦水進行分流,直到確認為水腦症後,醫生才會進行以下2種常見治療:


▸放入長期性導管:暫時性導管僅能作為判斷是否為水腦症的方法,若確定為水腦症,醫生就會為患者放入長期性導管,建立新的管道使腦水重新循環,以有效治療水腦症。而接上導管後,導管並不會顯露於外,而是會隱沒在體內,所以患者不須擔心自身外表會受到影響。


▸藥物治療:除了導入引流管為病患治療外,神經內科醫生可能也會開立內含微量元素或幫助腦內小血管循環的內服藥給患者服用,以利縮短療程。


透過上述方法加以治療水腦症,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最後還能達到幾近完全恢復的程度。此外,由於多數水腦症患者為中老年人,可能會同時罹患多種疾病於一身,所以因應患者狀態適時補充多巴胺,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體力。



資料: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628W0127


蚊蟲大軍來襲 防蚊妙招你要知


踏入7月,天氣悶熱潮濕,是蚊蟲繁殖的季節。進行戶外活動除了汗流浹背之外,還會招惹蚊蟲叮咬,引致痕癢、紅腫等令人不適的症狀。究竟哪類人士最招惹蚊蟲?大家應該如何防蚊呢?今次就為大家整理了多種防蚊妙招。


甚麼類型人士最惹蚊?


香港有超過70種不同的蚊子,而最新常見的是中華按蚊、多斑按蚊、白紋伊蚊、致倦庫蚊和三帶喙庫蚊等。日本害蟲防除技術研究所的所長白井良和曾在節目上提出,人體溫度與體味都能夠吸引蚊子,因此多汗味、體液重人士、體溫較高人士、腳臭等人都非常惹蚊。而且大家被叮咬後更有機會患上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等可致命疾病,因此大家做好防蚊措施。

 

驅蚊小貼士


一般人被叮咬後,數天就可消除紅腫痕癢的症狀,而免疫系統較差人士,如小孩、長者就有機會出現發燒、細菌感染等的嚴重反應。

 

1. 使用有效驅蚊劑

在戶外活動時,最好選用含有效驅蚊物質『避蚊胺』(DEET)的蚊怕水,透過散發出蚊討厭的氣味來驅趕蚊蟲。濃度達20%以上的蚊怕水可以有效保護大家5個小時以上,不過兒童皮膚較易敏感,因此建議使用濃度10%以下的產品便可。大家可以在衣物上使用,又或者直接塗抹或噴於皮膚上,但有皮膚病、皮膚破損、敏感人士慎用。


2. 以天然物料驅蚊

想要更天然方式去驅蚊,柚子皮、薰衣草、薄荷、丁香以及香茅氣味芳香濃烈,可以自由搭配製作防蚊香包。將所有材料烘乾放置於網紗茶包之中,香味一般可以維持1至2個星期。另外,大家亦可以使用香茅提煉的精油製作天然防蚊膏,先將蜜蠟、橄欖油隔水溶解,等待稍微冷卻時,放入香茅精油攪拌,再放入容器之中等待凝固便可使用,一般可保存約3個月。


3. 流汗後盡快清潔身體

炎熱天氣進行戶外活動,汗如雨下,而本來體味重的人士加上汗水更容易招惹蚊蟲。因為汗液中含有大量蚊蟲喜愛的胺基酸、乳酸和胺類化合物,十分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這時就需要盡快抹乾身上的汗水,而運動後就要沖身,換上乾淨沒有體味的衣物。


4. 穿着長袖淺色衫

長時間在戶外,驅蚊膏與驅蚊噴霧都會隨着流汗而失去效用,大家可從衣物方面着手隔絕蚊蟲。有研究表示蚊比較畏懼猛烈光線,因此可選擇穿着淺色的服飾,反射光線防止蚊蟲靠近。而剪裁方面最好穿着材質通風透氣的長袖衫與長褲,避免露出大量皮膚面積,從根源上有效隔絕蚊蟲接觸皮膚的機會。



資料: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30709/bkn-20230709120001116-0709_00862_001.html


盛夏雨季防澇 做好這些衛生準備


中國北方進入主雨季,南海和西太平洋的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部分地區發生強降雨。國家疾控局發布健康提示,若有洪澇災害發生,為保護自身健康、減少疾病,公眾應注意提前做好衛生準備,了解防病要點。


為何洪澇會增加公共衛生災害發生概率?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有關專家指,洪澇災害易引起飲水水源污染,使災區感染性腹瀉、痢疾、傷寒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爆發風險增加。另外,洪水淹沒糞池、下水道等,導致動物屍體腐壞,蚊蠅等媒介生物孳生,血吸蟲、日本腦炎等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發生風險會相應有所增加。


專家表示,一旦洪澇災害發生,災區群眾應注意以下防病要點,包括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洗手,生熟食物分開,食物煮熟煮透,不吃腐壞變質或污水浸泡過的食物;及時清除積水和污泥,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消毒;做好防蠅滅蠅,防鼠滅鼠,防蟎滅蟎;及時處理動物屍體,如深埋或焚燒;發熱、腹瀉應及時就醫;不用手、尤其是髒手揉眼睛,接觸病人主動佩戴口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等。


記者了解到,為及時、規範、高效開展抗洪救災衛生應急工作,全國多個省份衛生部門及疾控機構已積極制定洪澇泥石流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四川省地形多丘陵和山區,水源較為豐富,四川省疾控中心部署及時做好環境清淤和環境消毒,修復被洪水破壞的飲用水設施。雲南省地勢多樣,是洪澇泥石流災害高發地區,《雲南省洪澇泥石流災害衛生應急預案》要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行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對災害相關傳染病實行日報制度和零報告制度。



資料: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health/20230726/3c69f84d53ef472ba1253bcc3eeb2f7d/c.html


14歲少年遠赴外地探親 被蚊咬後發高燒腹部劇痛 送院搶救1個月命喪他鄉


去旅行如被蚊蟲叮咬,隨時有機會染上致命傳染病!意大利一名14歲少年近日跟隨媽媽遠赴巴西探親度假時,被當地蚊子叮咬後感到身體不適;送院檢查後,更發現體內有出血情況,病情嚴重,可惜最終搶救多日後不治。當地政府建議遊客在前往熱帶雨林國家前,需注射或服用抗瘧疾藥物。本港有皮膚科專科醫生解釋,在外地被蚊咬,有機會因不適應當地蚊蟲品種,有較強烈的痕癢反應。

 

綜合外媒報道,意大利東北部烏迪內(Udine14歲少年Matteo Chieu在今年6月中旬放暑假時,與母親一起到巴西帕拉州(Pará)探親及度假。據悉,這次是他第二年跟隨媽媽前往熱帶地區探親。

 

Matteo與家人在帕拉州薩利諾波利斯區住宿期間,因被蚊子叮咬而皮膚紅腫疼痛,及後身體更感不適,開始發高燒,服食退燒藥以為會好轉,但此時腹部開始劇痛。他被緊急送院後,更發現體內出血,且有惡化跡象,病情嚴重,愛子深切的爸爸馬上由意大利趕往巴西,陪伴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可惜經搶救多天後,Matteo病情急轉直下,於728日在父母陪伴下,宣告不治。葬禮在周一(731日)舉行。

 

Matteo媽媽在社交平台上悼念兒子:「在這個非常難過和痛苦的時刻,我們感謝所有為Matteo祈禱及送上祝福的人。」學校校長Eros dal Cin也發文悼念:「我的心都碎了。他是一個有禮貌,善良的好孩子,喜歡游泳的他興趣廣泛,是一個又聰明且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儘管Matteo的死因尚未公布,當局亦提醒熱帶雨林地區的蚊蟲傳染病極為流行,包括蚊子、蠅、蚤、蜱、蝨等,牠們可向人類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黃熱病、瘧疾等多種疾病,呼籲遊客們應注意,小心安全。當局亦建議遊客在前往熱帶雨林國家前,需注射或服用抗瘧疾藥物。病逝的Matteo當時身處在帕拉州,該區不屬警戒區,感染風險較低。

 

醫生教4個蚊咬止痕妙法

 

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早前也解釋,蚊會利用口器穿入皮膚,並注入唾液,防止血液凝固,而唾液中的蛋白,會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反應,導致蚊咬位置紅腫痕癢。林醫生指,常在戶外活動或工作、抵抗力較差人士,及免疫系統未成熟的嬰幼兒,均為被蚊咬的高危人士。在外地被蚊咬,亦有機會因不適應當地蚊蟲品種,有較強烈的痕癢反應。至於止痕方法,林醫生稱可冷敷患處、以清潔液清洗患處等。

 

較早之前,本港「觀林蟲害」的滅蟲專家鄭國鏗(Henry)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通常雌蚊才吸血,有些蚊種嗜吸人血,而有些則嗜吸動物血;蚊屬於一種病媒,常見的蚊傳疾病有︰瘧疾(Malaria)、登革熱(Dengue Fever)、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蚊喜歡出沒在大型植物、積水、死水附近。蚊患問題視乎居住環境而受影響,如果附近有地盤、斬樹,或剪草等工程,可能會增加蚊蟲滋生,建議安裝蚊網,否則要保持門窗常關。鄭國鏗指,三帶喙庫蚊或多斑按蚊較常出現在近郊,大多數由門窗入屋;而市區出現的常見蚊子為白紋伊蚊。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83834/%E8%A2%AB%E8%9A%8A%E5%92%AC%E6%AD%BB-14%E6%AD%B2%E5%B0%91%E5%B9%B4%E9%81%A0%E8%B5%B4%E5%A4%96%E5%9C%B0%E6%8E%A2%E8%A6%AA-%E8%A2%AB%E8%9A%8A%E5%92%AC%E5%BE%8C%E7%99%BC%E9%AB%98%E7%87%92%E8%85%B9%E9%83%A8%E5%8A%87%E7%97%9B-%E9%80%81%E9%99%A2%E6%90%B6%E6%95%911%E5%80%8B%E6%9C%88%E5%91%BD%E5%96%AA%E4%BB%96%E9%84%89


登革熱成東南亞多國風土病 專家料今夏個案增 一類人士須慎防寨卡病毒


炎夏之際,蚊叮是傳播病毒一個主要途徑。疫情解封後,不少市民紛紛出外旅遊,其中東南亞國家是市民首選地點。有傳染病專家提醒市民做足防蚊叮措施,尤其提防登革熱。其實,登革熱已在部份東南亞地區,成為其中一種風土病。由於市民出外旅遊機會大增,今年感染登革熱的個案可能比較疫情期間為多。另外,有關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外國已經完成審批註冊,但香港可能需再等候,屆時對市民預防登革熱可以更方便快捷。

 

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醫生接受《Yahoo新聞》專訪時表示,本港過往出現的登革熱個案,多屬於外地輸入,例如泰國、台灣、廣東省,又或澳門等地區。登革熱主要由蚊叮傳播,包括白紋伊蚊與埃及伊蚊。這些蚊咬了帶登革熱病毒的人後,再咬另一人,便會將有病毒的血傳播開去。病人之後可能出現頭痛、眼痛或關節痛,同時皮膚出現泛紅甚至紅疹。

 

登革熱疫苗外國已審批港暫未有

 

至於治療方法,林醫生說,現時祇可以為染上登革熱病人提供支援性治療,未有針對的藥物治療。病人一般須靠自己的抵抗力康復過來。資料顯示,初次感染登革熱多會自行康復,但再次感染,死亡率便會較高。過去數年,由於疫情,市民甚少出外,從外地感染登革熱的機會相對較低,但現時已解封,林醫生建議市民出外旅遊時要小心,尤其前往東南亞地區時做足防蚊措施。有關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外國已經審批完成並註册,香港則暫時未有。

 

大範圍積水易滋生庫蚊

 

除了登革熱,日本腦炎與寨卡病毒都是經由蚊叮傳播。林醫生解釋說,日本腦炎經由庫蚊傳播,尤以三帶喙庫蚊為主。這種蚊一般是在大範圍的積水上滋生,例如一些大稻田,中招初期未必有徵狀,醫生祇同樣可以提供支援性治療。

 

林醫生說,香港亦曾有過日本腦炎個案。現時新界西北仍有一些豬場,豬場外同樣有大範圍積水,市民經過就要小心一點,通常庫蚊是在晚間出沒,而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則日夜都會出沒。喜歡露營的市民,選擇營地時便要留意附近環境有沒有積水。

 

懷孕婦女須防範寨卡病毒

 

至於寨卡病毒,主要是經由埃及伊蚊傳播。林醫生解釋說,寨卡病毒個案,多以輸入為主,對懷孕婦女影響最大,一旦感染,可能生下小頭症或有其他先天缺陷症的嬰兒。南美洲國家會較常出現寨卡病毒,如果有生育計劃的市民,就要特別小心。

 

另外,雖然寨卡病毒對男性影響不大,但病毒可以透過性行為傳播,男士也可能需要為伴侶著想,做足預防蚊患措施。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7%99%BB%E9%9D%A9%E7%86%B1-%E6%9D%B1%E5%8D%97%E4%BA%9E-%E9%A2%A8%E5%9C%9F%E7%97%85-%E5%B0%88%E5%AE%B6-%E5%80%8B%E6%A1%88%E5%A2%9E-%E4%B8%80%E9%A1%9E%E4%BA%BA%E5%A3%AB-%E6%85%8E%E9%98%B2-%E5%AF%A8%E5%8D%A1%E7%97%85%E6%AF%92-%E6%97%A5%E6%9C%AC%E8%85%A6%E7%82%8E-%E7%99%BD%E7%B4%8B%E4%BC%8A%E8%9A%8A-%E5%9F%83%E5%8F%8A%E4%BC%8A%E8%9A%8A-%E5%BA%AB%E8%9A%8A-010049415.html


日本腦炎愛注「疫」 接種疫苗更安心


台灣本土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仍在上升中,而現在也進入了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截至8月8日止,全台日本腦炎病例共計20例,皆為本土案例,而每年5月~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與登革熱同樣具社區傳播風險,民眾除關注登革熱疫情,也須留意其他病媒蚊預防措施。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局長陳南松表示,日本腦炎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病媒蚊吸血高峰為黃昏及黎明時段,請民眾儘量避免於高峰時段在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患者大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可能出現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倘民眾有上述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向醫師告知旅遊活動史,防範社區疫情蔓延。


陳南松再次呼籲,預防日本腦炎除注意避開高風險環境、使用衣物藥物防蚊,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262975


致死率達 2 至 3 成!六、七月日本腦炎高峰期 醫籲適齡幼兒當接種疫苗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 1% 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由於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因此須提高警覺。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其中幼兒也是施打對象。

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 6 月 13 日,今年共有 3 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高雄市 2 例及花蓮縣 1 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副指揮官、花蓮慈濟醫院重症加護內科主任陳逸婷表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 5 至 10 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 6 至 7 月為流行高峰,而且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 20 至 30%,存活病例中,約 30% 至 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呼籲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防範。

臨床症狀不明顯 幼兒施打疫苗防嚴重後遺症
陳逸婷表示,第 3 例個案是五十多歲的男性,從急診就醫時就開始出現有發燒、頭痛、說話說不清楚、意識改變等腦炎、腦膜炎的症狀,問診時發現,病人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溝渠等高風險場所,而且常有許多蚊蟲,在初步排除 COVID-19、流感等可能性後,醫療團隊在病人的腦脊髓液檢查中,發現有病毒性腦炎的感染,再進一步檢驗,確定是罹患了日本腦炎。

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的病人,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增加了醫療診斷及民眾自覺的困難度。陳逸婷主任提醒,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請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發現有發燒、頭痛、甚至痛到嘔吐、講話邏輯混亂的時候,就要盡快就醫,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 15 個月接種第 1 劑,間隔 12 個月接種第 2 劑。陳逸婷主任呼籲,請家長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清晨和黃昏是叮咬高峰期 穿著淺色衣褲加防蚊液保護
日本腦炎是感染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日本腦炎的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

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農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配合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尤其在清晨與黃昏等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期,請儘量避免到病媒蚊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也可以到醫院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資源來自:
https://kids.heho.com.tw/archives/165832
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
2023-09-23 13:06 中央社/ 東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熊本縣一名70多歲男性確診感染日本腦炎,是日本境內今年首例。熊本縣政府表示,這名高齡男性9月4日因出現發燒等症狀住院,之後就持續呈現無意識狀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醫院進行詳細調查時,9月21日確認男性感染日本腦炎,並在9月22日通報當地保健所。這是日本境內今年首位確診日本腦炎的患者。

熊本縣2022年也有3人確診感染日本腦炎,造成其中一名70多歲婦人死亡。

熊本縣政府表示,日本腦炎是以蚊子為媒介傳播,感染者會出現高燒及痙攣等症狀,而當幼童或長者確診時可能導致死亡,但並不會人傳人。




資料: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7459950

遊澳注意丨野外露營遭蚊叮 21歲男狂嘔留醫ICU 揭患3種腦炎命危
遊澳注意丨野外露營遭蚊叮 21歲男狂嘔留醫ICU 揭患3種腦炎命危
11:00 2023/12/30

蚊叮蟲咬莫輕視!澳洲一名21歲男生於露營時遭蚊叮,當時未有在意的他幾天後大感不適,不但嘔吐不止,更突然暈倒。醫院為他檢查後,懷疑他因被蚊蟲咬傷,患上3種可致命的腦炎,更一度昏迷需依賴呼吸機維持生命長達4個多月。

綜合外媒報道,21歲的Dylan Meyer今年3月與朋友在澳洲的Rutherglen露營時被蚊子咬傷,幾天後他開始出現不適,除瘋狂嘔吐外,更在工作時暈倒。送到醫院檢查後,證實他罹患日本腦炎(JEV)、澳洲墨累谷腦炎(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與自體免疫腦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醫生懷疑與他曾被蚊咬有關。


Dylan Meyer因患3種腦炎,一度留醫深切治療部4個月。
Dylan Meyer後來雖然甦醒,但復康旅程仍然漫長。

由於情況危急,Dylan後來轉送至墨爾本醫院的深切治療部治療,昏迷期間以呼吸機留醫長達4個多月。其家人接受外媒訪問時指,由於情況一直沒有好轉,當時一度在心中作最壞打算,已有為他辦喪禮的心理準備。幸好的是,Dylan最終戰勝死神,身體情況漸見好轉,9月更可以出院回家休養。

甦醒後Dylan向當地媒體表示,他被蚊子叮咬時,雖然知道可能會有染病的風險,但始終沒有太在意,完全想像不到後果可如此嚴重。儘管目前已脫離危險期,但他表示腦炎對他的記憶、語言、身體平衡與運動等功能都造成損傷,未來仍需面對漫長的復健之路。他希望借自身故事提醒大眾,不要輕視被蚊子叮咬的傷害,最好去接種相關疫苗。

日本腦炎病死率可達30%

當中事主所患有的日本腦炎,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日本腦炎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致,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疾病,主要經帶病毒的蚊子叮咬染病,主要病媒蚊是三帶喙庫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蚊子於稻田等大量積水的地方繁殖,叮咬帶病毒的豬隻或野生雀鳥後就會受感染,再於叮咬人類或動物時將病毒傳播,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郊外及農村,尤其在氣候炎熱的季節。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病毒傳播全年都可發生,高峰期通常為雨季。

大部分受感染者没有明顯病徵,或只有發燒及頭痛等輕微病徵。病情嚴重者則會在短時間內發病,並會出現頭痛、發高燒、頸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顫、抽搐(尤其是兒童)及癱瘓等徵狀,甚至死亡。出現病徵的患者病死率可高達30%。康復者中也會有20%至30%出現永久性智力、行為或神經系統的問題,如癱瘓、反復抽搐或失去語言能力。

日本腦炎目前並無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醫生一般對患者施以支援性治療。要預防日本腦炎,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預防方法。現時香港有相關疫苗可供接種,但市民一般不需要接種此疫苗。疫苗適用於準備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尤其是當地郊區)並逗留一個月或以上的旅遊人士。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79477/%E9%81%8A%E6%BE%B3%E6%B3%A8%E6%84%8F%E4%B8%A8%E9%87%8E%E5%A4%96%E9%9C%B2%E7%87%9F%E9%81%AD%E8%9A%8A%E5%8F%AE%E3%80%8021%E6%AD%B2%E7%94%B7%E7%8B%82%E5%98%94%E7%95%99%E9%86%ABICU%E3%80%80%E6%8F%AD%E6%82%A33%E7%A8%AE%E8%85%A6%E7%82%8E%E5%91%BD%E5%8D%B1
茲卡病毒為何從未在台灣流行?專家揭「真相」竟與登革熱、日本腦炎有關
茲卡病毒為何從未在台灣流行?專家揭「真相」竟與登革熱、日本腦炎有關

馮逸華
2024年1月25日

台灣夏季常見登革熱疫情爆發,日本腦炎案例也時有所聞,而登革、日本腦炎及茲卡病毒都屬於「黃病毒」由病媒蚊傳播,為何卻未曾爆發茲卡本土疫情?國內最新研究指出,在感染過登革熱與日本腦炎者體內,竟發現可抑制茲卡病毒的中和抗體,對於疫苗研發策略有所助益。



茲卡病毒從未在台灣流行,原因竟可能與登革熱、日本腦炎疫情有關?事實上,登革熱及茲卡病毒皆由埃及斑蚊傳染,若被病媒蚊叮咬後,會引起發燒、全身痠痛、頭痛、全身無力和類似麻疹等症狀;日本腦炎則是由三斑家蚊、白線斑紋傳播,嚴重可能出現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等症狀。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趙黛瑜率研究團隊,近日在生物醫學領域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發表最新茲卡病毒研究成果,發現感染登革病毒的台灣人,若先前感染過日本腦炎病毒或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會在體內誘發茲卡病毒中和抗體,可抑制包括茲卡病毒在內的至少6種黃病毒。



染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產生抗體

趙黛瑜解釋,台灣2016年將茲卡病毒列入傳染病通報系統,但未曾出現本土大流行,為了釐清真相是否如此,該研究收案南台灣高雄的60位感染登革熱者,與80位未感染登革熱病毒者來做比較,並分為有接種、沒有接種日本腦炎疫苗2類族群。

結果發現,在從登革熱感染恢復後的患者體內,找到產生保護力最強的2株單株抗體,可同時對抗至少6種黃病毒,包含登革病毒第1到第4型、茲卡病毒與日本腦炎病毒,比起一般健康人對於抑制茲卡病毒,有較高的抗體免疫反應,這是全球第一次發現的研究結果。

研究也顯示,若是同時感染過日本腦炎(包含打過疫苗)與登革熱病毒,患者體內會產生更明顯的廣泛性中和抗體,對抑制茲卡病毒具有交叉保護力。該研究提供的成果價值,將對更進一步找出該抗體有廣泛保護力的機制,對於日後登革熱疫苗、茲卡病毒疫苗的研發,具有重要的影響。



台灣未曾有茲卡本土疫情

趙黛瑜指出,茲卡病毒曾在中南美洲造成大規模疫情,在亞洲如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地區也曾造成流行,感染後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嚴重的新生兒小腦症。但在台灣從來沒有出現茲卡本土疫情,加上台灣人普遍在出生時已打過日本腦炎疫苗,「這項研究發現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茲卡病毒在台灣感染率相對較低的原因。」

她進一步說明,在黃病毒好發的流行區域中,評估公衛疾病需投入的資源效益時,應考慮此類廣泛性中和抗體的反應,才不至於高估疾病的盛行率,投入錯誤的研發方向。這也是該研究在黃病毒感染相關成果上,所提供的重要性。



對疫苗研發的後續影響

然而,研究仍有受限之處,目前僅從1名年約60歲個案、先後自然感染過日本腦炎與登革熱的病人身上找到中和抗體,未來仍待更多研究證明,抗體保護力的持續性及廣泛程度,以及是否可由日本腦炎疫苗搭配登革病毒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以誘發抗體。

根據這次研究結果,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冠儀補充,若要降低茲卡、登革熱與日本腦炎病毒的感染,未來在評估登革疫苗的合適性時,可同時評估對於茲卡病毒是否也有良好的保護力,對於未來疫苗接種策略能做合適建議。

余冠儀認為,在取得安全有效的登革熱疫苗之前,避免蚊蟲叮咬,做好對埃及斑蚊的防治準備,是目前高風險地區可做到的主要積極作為,能同時達成降低茲卡病毒與登革病毒傳播的可能。



原文網址: https://tw.news.yahoo.com/%E8%8C%B2%E5%8D%A1%E7%97%85%E6%AF%92%E7%82%BA%E4%BD%95%E5%BE%9E%E6%9C%AA%E5%9C%A8%E5%8F%B0%E7%81%A3%E6%B5%81%E8%A1%8C-%E5%B0%88%E5%AE%B6%E6%8F%AD-%E7%9C%9F%E7%9B%B8-%E7%AB%9F%E8%88%87%E7%99%BB%E9%9D%A9%E7%86%B1-%E6%97%A5%E6%9C%AC%E8%85%A6%E7%82%8E%E6%9C%89%E9%97%9C-090000523.html
致死率達 2 至 3 成!六、七月日本腦炎高峰期 醫籲適齡幼兒當接種疫苗
致死率達 2 至 3 成!六、七月日本腦炎高峰期 醫籲適齡幼兒當接種疫苗
日期:2023 年 6 月 15 日  作者:賴 以玲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 1% 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由於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因此須提高警覺。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其中幼兒也是施打對象。

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 6 月 13 日,今年共有 3 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高雄市 2 例及花蓮縣 1 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副指揮官、花蓮慈濟醫院重症加護內科主任陳逸婷表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 5 至 10 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 6 至 7 月為流行高峰,而且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 20 至 30%,存活病例中,約 30% 至 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呼籲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防範。

家長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日本腦炎疫苗,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臨床症狀不明顯 幼兒施打疫苗防嚴重後遺症
陳逸婷表示,第 3 例個案是五十多歲的男性,從急診就醫時就開始出現有發燒、頭痛、說話說不清楚、意識改變等腦炎、腦膜炎的症狀,問診時發現,病人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溝渠等高風險場所,而且常有許多蚊蟲,在初步排除 COVID-19、流感等可能性後,醫療團隊在病人的腦脊髓液檢查中,發現有病毒性腦炎的感染,再進一步檢驗,確定是罹患了日本腦炎。

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的病人,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增加了醫療診斷及民眾自覺的困難度。陳逸婷主任提醒,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請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發現有發燒、頭痛、甚至痛到嘔吐、講話邏輯混亂的時候,就要盡快就醫,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 15 個月接種第 1 劑,間隔 12 個月接種第 2 劑。陳逸婷主任呼籲,請家長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清晨與黃昏是病媒蚊吸血高峰期,儘量避免到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且應做好措施。

清晨和黃昏是叮咬高峰期 穿著淺色衣褲加防蚊液保護
日本腦炎是感染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日本腦炎的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

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農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配合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尤其在清晨與黃昏等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期,請儘量避免到病媒蚊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也可以到醫院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文/賴以玲

原文網址: 
https://kids.heho.com.tw/archives/165832

預防日本腦炎 疫苗、防蚊雙管齊下
預防日本腦炎 疫苗、防蚊雙管齊下
發布於 04月08日21:36

衛生局提醒養豬業者於豬舍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數量防日本腦炎。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即將進入日本腦炎流行期,去年西港區、六甲區及永康區各確診一例,衛生局提醒養豬業者可開始於豬舍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的數量;另外,打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尚未接種的適齡嬰幼兒,請照顧者盡速帶往衛生所接種。

衛生局說,台灣每年五至十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六至七月為流行高峰,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為三斑家蚊、環蚊家蚊和白頭家蚊;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小孩及老人較容易發生臨床症狀,可能出現急性神經症狀,如發燒、頭痛、意識障礙、嘔吐、頸部僵硬、抽筋、肌張力異常、腦膜刺激症狀及精神症狀(譫妄、意識不清)等,易遺留嚴重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更甚者可能導致死亡,致死率達二、三成。

日本腦炎目前尚無治療藥物,打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目前整年提供疫苗接種,年滿十五個月的幼兒,應接種第一劑,間隔十二個月再接種第二劑。

原文網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JP7yGVP
中市首例日本腦炎個案 衛生局籲加強防蚊措施及接種疫苗
中市首例日本腦炎個案  衛生局籲加強防蚊措施及接種疫苗

【記者爆料網 郭睿誠/台中報導】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今年日本腦炎確定個案共 13 例,其中 1 例為台中市大里區;衛生局指出,日本腦炎高峰期通常出現在每年的 6 月至 7 月,提醒市民朋友加強防蚊措施,降低感染日本腦炎風險。

疫調發現台中市個案為 60 多歲女性家管,平時多於居家附近活動,個案於 6 月 10 日出現發燒、頭痛就醫後未改善,6 月 12 日因意識改變就醫收治入院,6 月 13 日意識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後轉院至醫學中心。

7 月 5 日經中央實驗室檢驗研判確診,目前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 5 人皆無症狀,衛生單位進行居住地調查發現居住地 3 公里內有水稻田、鴿舍等高風險環境,並設置捕蚊燈及民眾宣導。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日本腦炎潛伏期約 5 至 15 天,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嚴重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傳播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

衛生局提醒,目前已進入日本腦炎流行季節,請市民注意儘量避免在黃昏與黎明時,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若無法避免,請務必落實個人防蚊措施,以避免蚊蟲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原文網址:https://news.owlting.com/articles/747886
韓國發布「日本腦炎」警報 兩地區病媒蚊子數量增 附3項建議
韓國發布「日本腦炎」警報 兩地區病媒蚊子數量增 附3項建議

撰文:成依華出版:2024-07-26


韓國疾病管理廳7月26日向全國發布「日本腦炎」警報,稱在兩個地區收集的蚊子中,逾半確認為傳播媒介蚊子,呼籲民眾防範。

疾病管理廳指,在韓國慶尚南道和全羅南道採集的蚊子中,超過一半確認為日本腦炎的傳播媒介蚊子,其中在慶尚南道佔63.2%、在全羅南道佔58.4%,管理廳稱,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應接種疫苗。

韓國每年約有20宗日本腦炎患者病例出現,多數病例報告於8月或9月,最晚出現的病例可能會到11月。庫蚊是傳播日本腦炎的媒界。

韓方指,蚊子主要在夜間展開吸血活動,分布於韓國各地,疾病管理廳也向民眾提供數項建議,包括夜間外出時穿淺色長袖衣服與長褲,使用驅蚊劑,還有避免使用會吸引蚊子的強烈香水或化妝品。

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網站,日本腦炎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致,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疾病,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郊外及農村,尤其在氣候炎熱的季節,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病毒傳播全年都可發生,高峰期通常為雨季。

網站指,大部份受感染者没有明顯病徵,或只有發燒及頭痛等輕微症狀,病情嚴重者則會在短時間內發病,出現頭痛、發高燒、頸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抽搐(尤其是兒童)、痙攣性癱瘓等症狀,甚至死亡。

網站又稱,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預防方法,現時香港有相關疫苗可供接種,但市民一般不需要接種此疫苗,疫苗適用於準備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尤其是當地郊區)並逗留一個月或以上的旅遊人士,對於一些短期旅遊(不足一個月),旅客如果計劃於疾病傳播季節到郊區並大部份時間進行戶外或夜間活動,亦應接種疫苗。

原文網址: 韓國發布「日本腦炎」警報 兩地區病媒蚊子數量增 附3項建議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4190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Return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