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輪狀病毒?如何判斷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08.30.2022

什麼是輪狀病毒?如何判斷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什麼是輪狀病毒?如何判斷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組織,從而造成腹瀉。輪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糞-口方式傳播,也可經呼吸道傳播,多發於每年10月到來年2月,是秋冬季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於輪狀病毒腹瀉是自限性疾病,因此很多爹媽都會對其放鬆警惕。然而,輪狀病毒腹瀉對孩子的危害性頗大:

據統計,幾乎所有兒童在5歲以前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全球每年約有1.11億-1.35億例輪狀病毒腹瀉病例,導致65萬嬰兒死亡。在我國,每年約有1800萬名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胃腸炎,其中死亡案例為3-4萬例。

那麼,如何判斷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常見的輪狀病毒感染癥狀主要分三部曲:吐、拉、燒。

小朋友發病時,排便量和排便次數會增加,便便有酸臭味並呈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便。此外,輪狀病毒腹瀉還伴有明顯的嘔吐,大部分小朋友嘔吐時會開始發熱,1/3患兒出現高熱癥狀。

另外,體質較差的小朋友往往容易在感染輪狀病毒後出現併發症,輕則腸道疊和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後續一段時間小朋友消化能力會變得稍差;重則會引嚴重腹瀉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腸出血,或病毒擴散到身體其他臟器,引起腦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香港疫苗接種中心提醒,如果家長無法判斷寶寶是否患上輪狀病毒腹瀉,可以在他們排便的2小時內,收集寶寶的大便樣本並帶去醫院讓醫生化驗。此時,家長可以不用帶寶寶去,但是寶寶大便一定要用保鮮袋或保鮮盒保存好。

Share Health: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