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患者10年急增3成

10年急升3成 癌症殺手第九位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22年共有522 宗新確診的子宮頸癌個案,即每日平均有1.4名女士確診,並導致167人死亡,排行婦女癌症及癌症殺手的第九位。過去10年子宮頸癌有回升的趨勢,單在2012至21年間,個案便由457宗上升至破記錄的596宗,升幅達30%。


子宮頸癌發病率趨升的情況在年輕婦女群組更為明顯,20至44歲及45至64歲女性的五年發病率,分別由2003-07年的每10萬人7.72宗及18.92,逐步遞升至2018-22年的8.94及 19.9;同期,65歲或以上婦女的發病率則由每10萬人約29宗降至22宗。


積極參與篩查  新檢測助更早發現病變

衞生署在2004年推出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適齡婦女接受定期篩查,而根據衛生署2023年人口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只有49.8% 曾接受子宮頸普查,低於世衛訂下70%覆蓋率的目標,婦女不願做篩查的原因包括沒有檢查的原因、自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子宮頸癌相關的症狀、沒有需要接受檢查、沒有時間進行檢查、怕尷尬、怕痛 /不適等。


子宮頸細胞由出現異常到演變成癌症,可能需時數以年計,而定期篩查有助在未有病徵時發現不正常病變。根據外國及本地建議,25至64歲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除了傳統的子宮頸抹片檢查,近年應用的HPV 基因測試屬較新的技術,可能有助鼓勵更多婦女接受篩查,原因是研究顯示HPV基因檢測具高靈敏度,能在較早期篩查檢出癌前病變個案。



內地女做美甲竟感染HPV病毒?


很多人會去做美甲,但有內地網友分享一張照片,表示自己經常做美甲,最近指甲縫郤長出菜花狀小疙瘩,就醫後竟然確認是HPV感染。

該名女士指自己小拇指的甲緣長這些「小疙瘩」已經有兩年時間,是在一次美甲後陸續開始冒出來的,自己並沒有太在意。去年食指指緣也開始冒同樣的「小疙瘩」!有另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做美甲時並沒有出血,但同樣是感染了HPV長了指尖疣。

成都皮膚科主任亦提到,做美甲的確有感染HPV的可能:

「做美甲前,我們的指甲以及指甲周圍會被打磨,這時候「保護膜」會被破壞,同時,甲周還會出現我們肉眼可能看不見的創傷。病毒就會通過破壞了的皮膚屏障傳播、傳染。」甲周出現菜花狀增生可能是尋常疣,是感染HPV的一種表現。除了感染HPV,美甲過程中還可能感染灰甲、綠膿桿菌等。

醫生建議,選擇正規、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美甲店,做美甲時避免過度打磨。


Return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