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2023
把握136黃金期 讓新生兒擁抱新聲命
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一一一年出生的寶寶有十三萬九二二二人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九十八‧七%,其中共發現七六八位有聽力損失,均及時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台灣大約每一千個新生兒就有三至四人為先天性聽損兒,若能在出生「一個月內」完成篩檢、「三個月內」完成確診,並於「六個月大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幫助孩子回到有「有聲勝無聲」世界,「聽見」美妙的聲音,將來就可達到正常的語言、身心及社會人際發展。
由於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年幼的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很容易被忽略,造成日後的遺憾。如果是聽力損失之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間前三個月內曾感染過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更需要注意早期篩檢、確診及介入療育。目前全國總共有二五七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中有六十一家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一三六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讓孩子擁抱新「聲」命。
當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會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及藥物使用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家長在平常生活中,仍要多留意孩子聽力狀況,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例如寶寶在三至六個月大時,是否會對環境中的聲音表現興趣;七至十二個月大時,喜歡玩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一至二歲大時,可以說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
另外,如發現家中三至四歲小孩有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家長應盡快帶孩子至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及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可以正常快樂學習與成長。
資料: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6%8A%8A%E6%8F%A1136%E9%BB%83%E9%87%91%E6%9C%9F-%E8%AE%93%E6%96%B0%E7%94%9F%E5%85%92%E6%93%81%E6%8A%B1%E6%96%B0%E8%81%B2%E5%91%BD-123910545.html
由於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年幼的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很容易被忽略,造成日後的遺憾。如果是聽力損失之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間前三個月內曾感染過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更需要注意早期篩檢、確診及介入療育。目前全國總共有二五七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中有六十一家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一三六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讓孩子擁抱新「聲」命。
當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會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及藥物使用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家長在平常生活中,仍要多留意孩子聽力狀況,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例如寶寶在三至六個月大時,是否會對環境中的聲音表現興趣;七至十二個月大時,喜歡玩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一至二歲大時,可以說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
另外,如發現家中三至四歲小孩有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家長應盡快帶孩子至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及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可以正常快樂學習與成長。
資料: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6%8A%8A%E6%8F%A1136%E9%BB%83%E9%87%91%E6%9C%9F-%E8%AE%93%E6%96%B0%E7%94%9F%E5%85%92%E6%93%81%E6%8A%B1%E6%96%B0%E8%81%B2%E5%91%BD-123910545.html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