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30.2023
乙肝是什麼病?乙肝可以治癒嗎?
肝臟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解毒、代謝、分泌膽汁、免疫防禦、造血、儲血和調節循環血量等生理功能。然而,肝臟又是一個「啞巴」器官,因為它沒有神經,因此即使出現問題,患者也不會有明顯的感覺。
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據病情發展速度可分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臨床上現已少見,因此老百姓常說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癥狀較輕且不典型,可反覆出現乏力、頭暈、食慾減退、厭食油膩、尿黃、肝區不適或輕微觸痛、睡眠欠佳等癥狀。部分乙肝患者癥狀及體征不明顯,如果進行肝功能檢查,也僅有1項或2項指標輕度異常。
隨着病情加重,患者隨後可能出現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等癥狀。當病情嚴重到失代償期肝硬化或肝細胞癌時,還會出現相應的肝功嚴重損害的癥狀。
香港化驗所表示,乙肝不是會即時發作的疾病,從攜帶發展到肝炎至少有一二十年,更別說是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因此大多時候,乙肝攜帶者和慢性乙肝患者不做血檢,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這也導致不少肝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末期,無法治療。
此外,乙肝病毒感染了肝細胞後,會將自己的遺傳信息cccDNA存儲在肝細胞的細胞核中。即使細胞外的病毒全部消滅,存儲在肝細胞中的cccDNA也可以繼續擔負傳宗接代的任務。
也就是說,乙肝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疾病。目前全球範圍內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殺死乙肝病毒,因此大多數乙肝患者只能依靠終身服藥,控制乙肝病毒的活躍性,減少複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