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全年無休 小朋友感染或後果嚴重
醫院管理局
2025年2月21日週五 上午8:00
感染RSV是嬰兒最常見住院的原因之一。
撰文:瑪嘉烈醫院兒科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醫生
為人父母最擔心孩子生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可說是其中一種令父母甚為頭痛的病毒。RSV全年皆會發生,是導致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和急性肺炎的其中一種致病原,亦是引致一歲以下嬰幼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普遍原因,甚至對患病幼童隨時帶來致命威脅。RSV傳染力比流感更高,家長應注意預防方法,保持日常衞生,保護兒童健康。
感染RSV的高危類別
嬰兒(尤其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或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長者和免疫系统功能有缺陷的人士都是容易被RSV感染和感染後導致併發症的「高危一族」。
RSV常見症狀及相關併發症
RSV感染潛伏期平均為5至7天。最初可能出現輕微症狀,包括低燒、流鼻水或鼻塞、輕微頭痛和咳嗽、喉嚨痛和打噴嚏,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容易使人混淆。病毒亦可能入侵耳朵引發中耳炎。如感染情況嚴重,更可導致呼吸道、心血管及神經系統併發症和重症,包括嚴重支氣管炎和肺炎、心力衰竭、腦炎、腦病等。
嬰幼兒感染RSV或後果嚴重
眾多研究從不同角度揭示,嬰兒期感染RSV可對呼吸系統和肺功能帶來持續損傷,甚至持續至成年時期,對健康產生長遠影響。此外,如感染RSV,再加上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夾擊,會令病情更加嚴重。所以筆者再三強調必要保護所有嬰兒免受 RSV 感染的重要性。
感染RSV後注意事項
一旦感染RSV,醫生會視乎情況以支援性療法紓緩患者不適。病人切記保持健康生活習慣,要有充足休息和睡眠,並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上合適外科口罩,家中應保持空氣流通。
病情一旦持續和發燒不退,便要請教家庭醫生下一步處理方案。由於RSV常見於嬰幼兒,他們很多未能表達身體不適的感受,家長應密切留意幼兒病況。假若發現患者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高燒、進食困難或有持續抽搐跡象等徵狀出現,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預防RSV的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是日常保健的不二法門。針對保護嬰幼兒,日常生活可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兒童經常接觸的物件,如玩具和傢具。其他預防RSV的注意事項如下: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在任何場所均應注意手部衛生,接觸公共物品後不應用手觸碰口、鼻和勤洗手;
在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
外出時佩戴合適的外科口罩;
遵守呼吸衞生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掩蓋口鼻;
此外,如有需要,家長可考慮讓嬰兒接受合胞病毒抗體注射作保護(被動免疫)。孕婦亦可考慮接種合胞病毒疫苗注射,令母體抗體經胎盤傳送給嬰兒,或個人接種合胞病毒疫苗注射(主動免疫)。巿民可視乎自身實際需要諮詢醫生意見。
原文網址: https://hk.news.yahoo.com/%E5%91%BC%E5%90%B8%E9%81%93%E5%90%88%E8%83%9E%E7%97%85%E6%AF%92rsv%E5%85%A8%E5%B9%B4%E7%84%A1%E4%BC%91-%E5%B0%8F%E6%9C%8B%E5%8F%8B%E6%84%9F%E6%9F%93%E6%88%96%E5%BE%8C%E6%9E%9C%E5%9A%B4%E9%87%8D-00003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