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2018
體臭是因為身體變酸!多吃這些減少酸性代謝物
身體有異味是一件十分令人尷尬的事情,當你發現自己出汗伴隨異味時,就需要立刻找出鬧事的傢伙!如果不是因為身體清潔或是香水的原因,可能就是你的身體變酸了!
什麼是酸性體質?
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為鹼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占總人數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身體變酸的表現
(1) 睡眠品質不佳,早晨起床時精神不振身體比較容易困乏。
(2) 食欲不振,食量減少,身體也常常感到有氣無力。
(3) 身體開始有發胖的跡象或是已經發胖。
(4) 情緒不穩定,容易動怒,對生活中的小事情也會有很大的情緒。
(5)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感冒等一些病情的症狀持續時間較長。
(6) 容易出現腰酸背痛,頭疼耳鳴的現象,身體抵抗力差。
(7) 手腳容易發冷,四肢有麻木感。
(8) 精神衰弱,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記憶力下降。
(9) 牙齦常出血,傷口難癒合。
造成酸性體質的原因
(1) 飲食結構不合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吃的酸性食品比例過高,鹼性食品過低。如果代謝產物內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高的即為鹼性食品;反之,硫、磷較多的即為酸性食物。長期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2) 運動不足。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流汗,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生活享受,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毒素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內的酸性化。
(3) 過重的心理負擔。人的心理負擔過重,就會容易出現心煩意亂的情緒,當消極的情緒控制著身體的時候,也會容易使身體酸化,抵抗力下降使體質變得虛弱多病。
(4) 不良嗜好。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物質,毫無節製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身體內部收到嚴重的損害,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
(5)生活不規律。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身體沒有遵循正常健康的作息,都會加重體質酸性化。
區分食物的酸鹼性
酸鹼性食品並不是依靠口感來分別的,不是吃起來味蕾感受到酸的食物就視為酸性食物,而是根據食物中無機鹽的酸鹼屬性來分別,以及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多少的比例而定。鉀、鈉、鈣、鎂、鐵等微量元素入人體之後呈現的是鹼性反應;磷、氯、硫等微量元素進入人體後則呈現酸性。
類別 | 強鹼性 | 中鹼性 | 弱鹼性 |
水果 |
香蕉、草莓、蘋果、 橘子、西瓜、葡萄 |
木瓜、梨、番瓜、 檸檬、柑橘、梅乾 |
櫻桃、桃子、柿子、柚子 |
蔬菜 |
海帶、紅蘿蔔、生菜、菠菜、萵苣、高麗菜 |
小白菜、青椒、 甘藍菜、洋蔥、 高麗菜、油菜 |
豆芽、藕、蔥頭、 南瓜、茄子、番茄 |
豆類、 堅果類 |
紅豆、豆腐、黃豆、 無花果、板栗 |
黑大豆、綠豆、 杏仁、水果乾 |
豌豆、蛋白、黑芝麻 |
其他 | 牛奶、茶、果醬 | 葡萄酒、奶油 | 紅酒、糖蜜 |
類別 | 強酸性 | 中酸性 | 弱酸性 |
五穀 |
米糕、麥子、 大麥、玉米 |
燕麥、大米、 黑麥 |
小麥、麵粉 |
油類 | 牛油、果油、菜籽油、玉米油、大麻菜油 |
胡麻油、橄欖油、 豬油 |
芝麻油、向日葵油 |
肉類 | 鮪魚、比目魚、牛肉、雞肉、豬肉、鰻魚 |
火腿、培根、龍蝦、牡蠣、鮭魚、蝦 |
河魚、魷魚 |
其他 | 蛋黃、乳酪、白砂糖 | 全麥麵包、燕麥片 | 花生、巧克力 |
少吃酸性食物,減少酸性代謝物
從營養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體健康的保障。要想避免過量食用酸性食物,注意是過量不是不吃,因為酸性食物味道往往更具吸引性。要避免或減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攝取:一、澱粉類;二、動物性食物;三、甜食;四、精製加工食品(如白麵包等);五、油炸食物或奶油類;六、豆類(如花生等)。
善於用高鹼性食品來調節飲食偏差
日常飲食中,應該有80%的鹼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但是,事實上,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很難將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4,這就需要通過補充一些高鹼性的功能性食品來進行調節。高鹼性食品常見的有: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
用微鹼性的水來代替自來水,創造體內微鹼環境
人體每天都必須要補充的水分,其實也是調節身體狀態的關鍵因素,人體內70%的比重是水分,因此透過微鹼性水可以調節身體的酸鹼度,創造出健康的微鹼環境,讓身體保持健康的循環狀態。
利用鹼性資源(鉀、鈉、鈣、鎂、鐵)中和酸
當身體處於過酸的狀態時,可以運用一些礦物質來幫助中和酸,鉀、鈉、鈣、鎂、鐵是五種可以中和酸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多食用含有這些元素的食物能夠幫助減掉身體的酸性,例如香蕉、甜橙、西瓜、柚子、葡萄等。
定期的身體檢查亦可幫助自己了解身體的需要和狀況,預防機能變差和變壞,及早發現毛病便可立即尋找根治方法。
資料來源: 早安健康
圖片資料: 互聯網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