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是什麼病?生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08.15.2023

生蛇是什麼病?生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生蛇是什麼病?生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生蛇是一種影響神經和皮膚的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由於皮疹呈帶狀分佈,因此它的學名稱為「帶狀皰疹」。

據報道,全球普通人群帶狀皰疹的每年發病率約為0.3%-0.5%,其中亞太區每年發病率約為0.3%-1.0%,並逐年遞增2.5%-5.0%。在我國,50歲及以上人群帶狀皰疹的每年發病率約為0.29%-0.58%,並且女性終身患病率(3.94%-7.9%)略高於男性(2.86% -7.6%)。

以下是生蛇的典型臨床表現:

1. 前驅癥狀:患者可有輕度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部分患者也可能沒有前驅癥狀。

2. 皮損癥狀:皮損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並表現為沿着周圍神經走向成群分佈的水皰。研究顯示,生蛇皮損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53%)、頸神經(20%)、三叉神經(15%)及腰骶部神經(11%)相應的皮節。

3. 自覺癥狀:疼痛是生蛇的主要癥狀。患者在出皮疹期間一般會有疼痛,可以使鈍痛、抽搐痛或跳痛等,年老體弱患者的痛感更為明顯且劇烈。除疼痛外,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瘙癢;重度瘙癢會因患者不斷瘙抓而繼發皮膚苔蘚樣變。

其他特殊臨床表現,包括:眼帶狀皰疹,耳帶狀皰疹,頓挫型帶狀皰疹,無疹性帶狀皰疹和播散性帶狀皰疹等。

此外,生蛇皮疹後出現至少持續3個月的疼痛,稱之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主要發生高齡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數據顯示,10%-15%的生蛇患者會並髮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雖然大多數疼痛隨時間逐漸改善(一般會在數周到數月內小時),但也有30%-50%的患者疼痛會持續1年以上,部分可以長達10 年或以上。

Share Health: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