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4.2023
肺炎球菌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死亡率增近8倍 接種疫苗抵禦致命威脅
新冠病毒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個案仍持續威脅市民的健康,有研究發現,倘若新冠患者同時感染常見的肺炎球菌,死亡風險會大幅增加。除了新冠及流感疫苗外,亦建議考慮及早接種肺炎球菌相關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
肺炎球菌、新冠雙感染增死亡風險
儘管新冠疾病的威脅較以往低,但仍不容輕視,尤其是如果同時感染其他疾病,有機會帶來嚴重後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引述英國研究指,倘若新冠患者同時感染肺炎球菌而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其死亡率較只患上侵入性肺炎球菌病的患者高7.8倍[註一]。
肺炎球菌是常見的細菌,感染後可能引起不同症狀,輕則可引致中耳炎及普通肺炎,重則可引致嚴重肺炎、腦膜炎、細菌入血等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嚴重可以致命。幼童及長者都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人士,一旦感染,病情通常較為嚴重。
長者及幼童可獲免費或資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由於幼童及長者屬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族群,故此政府為這兩類人士提供免費或資助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目前共有兩種肺炎球菌疫苗獲納入政府資助計劃,分別是13價的結合型疫苗及23價多醣型疫苗,兩者的機理稍有不同,效能亦有差異:
13價結合型疫苗
•針對13種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
•有效減少肺炎球菌存活於鼻腔黏膜
•預防肺炎球菌感染包括普通肺炎及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比較有效刺激幼兒及年長者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23價多醣型疫苗
•針對23種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
•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但未必能預防肺炎球菌引起的普通肺炎
因應兩種疫苗的不同功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亦針對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提供建議,例如2歲以下的幼兒需接種共三劑13價結合型疫苗;65歲或以上未曾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人士,以及有其他高風險因素人士,如患有高血脂、糖尿病、腎病等,建議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一年後再接種23價多醣型疫苗。
徐詩駿醫生補充:「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可為免疫系統帶來啟動效應(Immune Priming),之後再接種23價多醣型疫苗,有助產生更理想的免疫反應。」另外,不論是13價或23價疫苗,均已在香港及世界各地應用多年,鮮有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報告,接種後一般可能會出現輕微副作用,例如輕微發燒或針口位置紅腫疼痛,故安全性甚高。
新型肺炎球菌疫苗涵蓋更多血清類型 保護範圍擴至境外
肺炎球菌疫苗不斷推陳出新,最新的15價及20價肺炎球菌疫苗亦已面世,這兩種均屬於結合型疫苗,較13價疫苗能針對更多血清類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5月表示,將開會商討引入15價或20價肺炎球菌疫苗。
徐詩駿醫生表示:「15價及20價疫苗額外涵蓋了在其他國家較常見的血清類型,換言之接種這些疫苗後,所提供的保護範圍會更大。」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已發出指引,建議65歲或以上從未接種任何肺炎球菌疫苗的人士,如選擇接種15價疫苗,需要在一年後再接種23價疫苗;如選擇接種20價疫苗,則只需接種一劑20價疫苗,便能得到足夠的保護,毋須再注射其他肺炎球菌疫苗。
註一:Amin-Chowdhury Z, et al.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on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
and Risk of Pneumococcal Coinfection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Prospective National Cohort Study, England. Clin
Infect Dis. 2021 Mar 1;72(5):e65-e75.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m/3252111/%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6%82%A3%E8%80%85%E5%90%8C%E6%99%82%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6%AD%BB%E4%BA%A1%E7%8E%87%E5%A2%9E%E8%BF%918%E5%80%8D-%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6%8A%B5%E7%A6%A6%E8%87%B4%E5%91%BD%E5%A8%81%E8%84%85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