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癌症基因檢測報告?精準打擊易感基因,邁向康復希望之路

面對滿紙專業術語、複雜數據,很多人都會覺得基因檢測報告就像一份神秘的「通關密語」,彷彿在看「天書」般感到一頭霧水。別心急,今天香港化驗所將帶大家揭開基因檢測報告的神秘面紗,掌握關鍵要點,讓它成為助力抗癌的有力武器。

1.癌症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基因檢測,簡單來説,就是通過血液、體液或細胞,對我們身體裏的遺傳物質——DNA進行檢測。它就像是給身體的「生命密碼」做一次深度掃描,分析其中的基因類型、缺陷以及表達功能是否正常。

由於腫瘤的發生,本質上是細胞內基因的異常改變,加上不同患者的腫瘤細胞,其基因突變的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因此,通過基因檢測來分析這些突變信息,不僅能揭示腫瘤的「身份」,還能成為後續治療的關鍵指引。

比如對於EGFR基因突變病人,特別是存在19和21位點突變的患者,對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藥物相對比較敏感。患者使用這些藥物能精準地攻擊癌細胞,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就像給癌細胞精準「投彈」,而不殃及無辜。

再比如乳腺癌患者若檢測到Her-2基因過度表達,這不僅提示疾病復發風險高,還能指導醫生可以考慮赫賽汀等針對性的靶向治療藥物,來控制病情的發展。 可見,基因檢測相對於開啓腫瘤個體化治療大門的鑰匙,是為醫生制定精準治療方案提供不可或缺的依據。

癌症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2.瞭解基因檢測的基礎概念

在正式解讀基因檢測報告之前,我們需要先掌握一些基礎概念,才讓後續的解讀之路更加順暢,比如:

1. 基因檢測類型大盤點

基因檢測的技術手段多種多樣,但目前常見的主要有:

全基因組測序

全基因組測序能檢測人體全部的基因序列,幫助醫生全面瞭解患者的基因信息,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變異。然而,全基因組測序的檢測成本較高,數據分析難度較大,就像繪製一幅超大型地圖,不僅耗費精力,還需要專業的「地圖解讀師」。

外顯子測序

外顯子測序主要聚焦於基因中的外顯子區域,這部分區域雖然只佔基因組的1%-2%,卻是編碼蛋白質的關鍵部分。因此,外顯子測序對尋找腫瘤相關的致病突變非常有幫助,且成本相對較低。不過,由於它只關注外顯子,一些非編碼區的重要信息可能會被遺漏。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一種更為「聚焦」的檢測方式,只能檢測預先設定好的特定基因變異。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成本低、檢測速度快,但侷限性也很明顯。如果腫瘤的致病突變不在芯片設定的檢測範圍內,就可能會「漏網」。

瞭解自己所接受的檢測類型,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報告所呈現的信息範圍和侷限性。

2. 認識基因變異

在基因檢測報告中,「突變」和「多態性」是兩大關鍵術語,是是理解基因變異的關鍵:

突變

突變是指基因發生明顯的異常變化,腫瘤的發生往往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這種變化可能是DNA序列中的鹼基對被替換、插入或缺失,導致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就像程序中出現錯誤代碼,導致程序無法正常運行。

多態性

多態性是指基因存在常見的變異,這些變異在人羣中較為普遍,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疾病,但可能會影響個體對某些藥物的反應或對環境因素的易感性。 區分清楚突變和多態性,有助於更好地判斷基因變異對腫瘤治療的影響,為後續治療決策提供更準確的依據。

瞭解基因檢測的基礎概念

3.如何讀懂癌症基因檢測報告?

掌握基因檢測的一些基礎概念後,接下來就進入正題,讓香港化驗所教大家如何一步步解讀基因檢測報告

1. 留意基礎信息不能漏

拿到基因檢測報告後,首先要確認基礎信息,如姓名、年齡等,以免拿錯報告。同時,還需關注以下診斷信息:

癌種(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不同癌種對應的基因突變和治療方案大不相同。

樣本類型(血液、組織、胸水、腦脊液等):不同樣本來源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臨牀意義可能存在差異。

取樣部位:對判斷腫瘤的轉移和進展有重要參考價值。

……

2. 看基因突變情況

基因突變情況是報告的核心內容,其中隱藏着腫瘤治療的關鍵線索。

突變基因名稱

不同腫瘤往往有與之密切相關的特定突變基因。以肺癌為例,EGFR、ALK、KRAS等基因的突變較為常見。其中,EGFR基因突變在亞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尤為普遍,約佔30%-60%;ALK基因融合突變則多見於年輕、不吸煙或少量吸煙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雖然突變比例較低,但一旦檢測到,患者可能從ALK抑制劑(如克唑替尼、阿來替尼)治療中獲益。

突變類型

基因突變的類型豐富多樣,常見的有點突變、缺失突變、插入突變和拷貝數變異等。例如,點突變就像基因序列中的一個「錯別字」,是單個鹼基對的改變;缺失突變則是基因序列中一段鹼基的丟失,如同文章中少了幾個字;插入突變與之相反,是額外插入了一段鹼基;拷貝數變異則指基因拷貝數的增加或減少,就像一本書印多了或印少了幾本。不同的突變類型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反應有着不同的影響。

突變位點

突變位點是指基因突變發生的具體位置,這對選擇靶向藥物至關重要。例如,針對EGFR基因19號外顯子缺失突變的患者,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第一代EGFR-TKI藥物能很好地與突變位點結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而對於ALK基因融合突變,不同的融合伴侶和突變位點對ALK抑制劑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醫生需要根據具體突變位點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突變丰度

突變丰度是指突變基因在腫瘤組織中所佔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它就像腫瘤細胞中突變基因的「勢力範圍」,反映了突變基因的活躍程度。一般來説,突變丰度越高,意味着腫瘤細胞中攜帶突變基因的比例越大,靶向藥物作用的「目標」越多,治療效果可能越好。然而,突變丰度與治療效果的關係並非絕對,還會受到樣本特性、突變類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此外,突變丰度可作為動態監控指標,通過定期檢測觀察其變化趨勢,幫助醫生判斷治療是否有效,以及腫瘤是否出現耐藥或復發。

【總結】

基因檢測報告是判斷基因突變與評估臨牀治療方案的重要鑰匙,因此在拿到基因檢測報告後,患者和家屬應該與醫生好好溝通,逐步理解報告中的關鍵信息,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這樣才能讓癌症基因檢測報告成為抗癌路上的有力武器,幫助我們精準打擊易感基因,邁向康復的希望之路。

如何讀懂癌症基因檢測報告?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