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準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到來之前都會進行一系列的身體檢查,以確保自己的身體能夠為未來的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夫妻雙方身體健康並且無任何家族史,但生化妊娠、胚胎停育、發育遲緩等問題仍時有發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而在這些不良生育結局中,遺傳因素往往是常見病因之一。那麼,備孕夫婦在不同階段需要進行哪些遺傳學檢查?下面,聽聽香港時代醫療的意見。
孕前基因檢查是孕育健康寶寶的第一道防線。研究發現,每個人平均可攜帶7~8個隱性致病基因,如果夫妻二人恰好攜帶相同的致病基因,生育出遺傳病患者的概率將顯著提高。這種風險不僅存在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中,也潛藏於性染色體遺傳病裏。更為複雜的是,一些遺傳病表現為晚髮型顯性遺傳,患者可能到成年後才發病且病情持續惡化,如Huntington病。
因此,對於沒有遺傳病家族史的人羣來説,通過孕前基因檢查可以提前發現攜帶致病基因的人羣,從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於有不良妊娠史和遺傳病史的夫婦,在充分的遺傳諮詢後,應在備孕前進行遺傳學篩查。如果發現夫妻二人攜帶相同的常染色體致病基因,可以考慮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或產前診斷,從源頭上避免患兒的出生。
香港時代醫療表示,胚胎停育是早期流產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生率約為10%。造成胚胎停育的病因眾多,當中約一半與胚胎遺傳物質的異常有關,最常見的是16號染色體三體等等,這種異常的胚胎是無法存活的。停育是自然界對異常胚胎的自然淘汰,再次妊娠還是有機會有正常的寶寶,但胚胎停育的問題也可能會再次發生。
一般來説,累計發生2次或以上的自然流產,被稱為複發性流產,其發病率佔生育期女性的1%~5%,病因也更為複雜。因此,為了更好地準備下次懷孕,當發現胚胎停育時,建議先進行DNA測試,以明確胚胎停育的原因,並根據檢測結果決定夫妻雙方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測遺傳物質。
除了DNA測試外,針對胎兒染色體病的篩查還包括超聲波檢查和血清學篩查(即唐篩)。對於唐篩或孕前基因檢測高風險的孕婦,需要遵從醫生意見進行產前診斷,如羊水穿刺、絨毛穿刺等,以便及時發現患兒並採取合適的干預措施,減少缺陷兒的出生。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是產後階段不可忽視的一環。目前我國為新生兒免費提供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耳聾基因等疾病的篩查服務,這些項目對於及早發現和治療遺傳代謝病具有重要意義。
以苯丙酮尿症為例,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於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並從尿中大量排出。苯丙酮尿症患者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精神神經症狀、濕疹、皮膚抓痕徵及色素脱失和鼠氣味等、腦電圖異常等。如果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患兒可智力正常,腦電圖異常也可得到恢復。
耳聾基因篩查也是目前免費篩查的。我國聽力語言殘疾者達2004萬,遺傳性耳聾在出生聽力缺陷中所佔比例可達50%,且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母系遺傳耳聾,經常表現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其造成的殘疾程度和社會家庭負擔很重。因此,在有生育要求但無耳聾家族遺傳史的聽力正常育齡夫婦中,可進行常見耳聾基因篩查。
此外,孩子一旦發現生長髮育落後,如到該坐的階段坐不起來、該説話的時候還沒有開口等,都要及時到兒科評估生長髮育情況,及時排查病因。兒童早期發育的遲緩往往伴隨着遺傳學的異常。隨着遺傳學檢測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遺傳病因被發現。雖然遺傳學病因目前還不能治癒,但是可以早期干預、早期矯治,促進生長髮育。更重要的是,這些篩查結果對家庭備孕下一胎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生育的生理本質是父母雙方遺傳物質的傳遞。在夫妻雙方孕前、孕中、產後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遺傳學相關檢查。雖然某些遺傳學檢查花費相對較高,但對於高危夫妻或比較關注孩子遺傳健康的家庭來説,這些檢查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科學的備孕和遺傳學檢查,我們可以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迎接健康新生命的到來。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 或 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