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胃腸道健康這麼重要?
提起胃腸道的作用,很多朋友第一反應就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
胃部中的胃酸、膽汁、腸液等各種消化酶,與胃腸機械性蠕動的協同作用,可幫助我們消化食物; 而腸道則是人體主要的吸收通道,像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糖分、維生素等人體比較基礎的營養成分,以維持人體正常所需。
除此之外,作為外界與身體的交界地,胃腸道更是身體的主要屏障。胃部的強酸環境幾乎可殺死所有常見細菌(幽門螺桿菌除外);而腸道更是我們身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腸的淋巴組織占身體免疫系統的70-80%。
因此,一旦胃腸道的黏膜屏障作用受到破壞,致病菌就可穿過受損的屏障,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疾病發生。

2.忽略胃腸道健康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病例數位列前十的癌症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宮頸癌,其中消化系統腫瘤疾病就佔了一半。
因此,重視胃腸健康,才有機會避免消化系統腫瘤疾病的發生:
① 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即大腸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
病因:目前關於大腸癌具體病因尚未明確,普遍認為由環境、飲食,以及遺傳等多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
早期癥狀:大多早期大腸癌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可能出現腹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等)、大便性狀改變(如血便、粘液便、糞條變細等)以及體重下降及消瘦等非特異性的表現。
② 胃癌:即發生於胃部的惡性腫瘤,最初癌細胞主要來源於胃部黏膜上皮細胞。
病因:胃癌的發生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環境與飲食等。
早期癥狀:大部分無明顯癥狀,少數可能出現飽脹不適、消化不良等輕微癥狀。隨着病程發證,患者開始出現上腹痛、體重下降等,晚期甚至出現貧血、厭食、消瘦等癥狀。
③ 肝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癌指肝細胞或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繼發性肝癌,又稱轉移性肝癌,即由身體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擴散或轉移至肝臟。
病因:目前關於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原發性肝癌主要與日常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病毒性肝炎、毒物及寄生蟲、遺傳等因素有關。
早期癥狀:大多無明顯癥狀或癥狀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食慾減退、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等缺乏特異性的消化道癥狀。
④ 食管(道)癌:即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病因:發病機制較為複雜,普遍認為與不良飲食習慣(經常食用亞硝胺類化合物、過燙、粗糙或霉變食物。另外,食道管的發病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
早期癥狀:無明顯癥狀或吞咽時有哽咽感、胸骨後異物感;隨着病程發展,可能逐漸出現進行性吐艷困難、持續性胸骨後疼痛或背痛、明顯消瘦等癥狀。
⑤ 胰腺癌:主要起源於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起病隱匿、早期診斷困難、惡性程度極高、進展迅速、生存時間段、預後差等特點,因而被稱為「癌中之王」。
病因: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與癌前病變、基因異常以及遺傳等有關。另外,肥胖;長期吸煙飲酒、大量飲用咖啡、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胰腺慢性損害等均有機會誘發胰腺癌發生。
早期癥狀:多見於40-65歲人群,且男性高於女性。由於起病隱匿,早期臨床癥狀大多不典型,主要表現為腹部不適、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瀉等常見消化道疾病癥狀。部分患者早起期無明顯不適,當有明顯癥狀時往往已屬中晚期。
⑥ 其他消化道疾病
除上述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忽略胃腸道健康還可能會引起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潰瘍、炎症性腸病等常見消化道疾病。
另外,腸道菌群失調還可能引起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以及抑鬱、焦慮和認知功能下降等精神心理疾病。

3.如何維護胃腸健康?
維護胃腸健康,就需要從飲食、生活、藥物等方面多注意,如:
● 飲食方面
營養均衡,避免營養不良疾病的發生。
少吃腌制和煙熏類食物、高碳水化合物,以及紅肉和加工肉類。
避免高脂肪、高飽和脂肪酸,以及高膽固醇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尤其是高十字花科蔬菜,(如捲心菜西蘭花、菜花),日常飲食多以綠色和黃色蔬菜及水果為主。
● 生活方式
每天保持適度運動,但要注意飯後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飯後不要立馬躺下睡覺。
平時注意戒煙戒酒。
定期體檢和及時接種疫苗。
如胃癌和大腸癌高發人群,應定期進行
胃鏡檢查和
結直腸鏡檢查;乙肝高發人群要定期進行抗體檢測,體內抗體若低於標準值,應遵醫囑接種
乙肝疫苗。另外,大部分胃腸道惡性腫瘤都存在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因此若家族中有相關疾病患者,尤其是直系親屬,建議最好進行一次
癌症基因檢測。
● 藥物方面
部分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可能具有一定的胃腸毒性或肝毒性。用藥時遵醫囑,切勿自行隨意購買。
俗話說,想長壽,先「腸壽」。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保證胃腸道健康,才能呵護內環境正常運轉;否則,一旦腸胃功能出現問題,身體素質就會出現下降,各種疾病也就隨之而來。因此,除了改善日常不良生活習慣,胃腸道有任何不適癥狀都要及早就醫檢查,及早治療,阻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