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全港有40萬人患食物過敏?一文了解「脫敏」方案

12.07.2023

【食物過敏】全港有40萬人患食物過敏?一文了解「脫敏」方案

【食物過敏】全港有40萬人患食物過敏?一文了解「脫敏」方案

食物過敏在全球有上升的趨勢,

香港現時有約5%人口,即近40萬人患有食物過敏。

很多人對食物敏感的認知都可能只限於「當進食含致敏原的食物會令皮膚痕癢、紅腫或肚瀉」,

但其實嚴重的食物過敏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到底食物過敏能否預防及治療?



何謂食物敏感?食物敏感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食物敏感是指身體把無害的食物誤認是敵人或有毒、有害的物質來處理,繼而產生免疫反應,令身體出現嚴重的發炎反應及過敏臨床徵狀,如臉部或嘴唇腫脹、皮膚痕癢或氣喘等。


要知道自己有否患上食物敏感,可留意進食完某些食物的一至兩小時之內,皮膚有否出現紅疹、痕癢或俗稱「風赧」的蕁麻疹;亦有機會出現嘔吐或腹瀉,嚴重的更會出現全身水腫、氣促、昏厥、失去知覺等,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或死亡。一旦懷疑自己患有食物過敏,應在徵狀較輕的時候及早求醫,以免情況惡化而引致生命危險。


皮膚或血液測試是用來診斷食物過敏的常見方法,醫護人員根據測試結果及臨床徵狀作出專業判斷,單靠自行解讀測試結果難以確定是否患上食物敏感。



食物敏感有治療及預防方法嗎?

由於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反應,醫學上仍未研發出能根治的方法,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仍然是盡量避免接觸含致敏原的食物。食物過敏一般分為急性或延遲性,亦可按其嚴重程度分為輕微、中度或嚴重。患上嚴重急性食物過敏者不應該進食含致敏原成分的食物,亦應該隨身攜帶「過敏急救筆」,以備在出現食物過敏情況的時候立刻使用。若不屬急性或嚴重的患者,醫護人員會按個別情況來制定個人化的進食計劃。


近十多年來過敏治療方面已出現很大的進步和突破。除了戒口和使用緊急藥物治療以外,患者還可以考慮進行「食物脫敏療程」,其原理是透過一方面抑制身體對食物過敏的反應,另一方面則加強訓練免疫系統對相關食物的耐受性,目標是令患者最快於九個月至一年內可以每日進食既定份量的相關食物,大大減少和避免日後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機會,並減少戒口的需要,讓他們日後可如常進食,減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如何為嚴重過敏的患者進行急救?

萬一身邊有人出現疑似過敏徵狀,陳醫生強調,在進行急救前,首先要了解該患者有否出現皮膚痕癢或出現紅疹以外的嚴重急性過敏徵狀,包括氣促、臉部或全身性水腫、嘔吐、腹瀉、肚痛、失禁、神志不清或不省人事等等。若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把患者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並維持側身躺臥的姿態,再召喚救護車將其送院急救作進一步治療。


同時,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曾確診患有嚴重急性食物過敏,患者們都應攜帶著「過敏急救筆」及「食物過敏行動計劃」的書面指示。若能找出「食物過敏行動計劃」,便可立即按指示為患者使用「過敏急救筆」或其他抗敏藥物,再盡快安排救護車送院治理,能大大提升患者的存活和治癒機會。



讓嬰兒盡早接觸致敏原,真的能降低日後出現食物敏感的風險?

隨著有關過敏疾病的資訊及案例日漸增多,不論是專業醫護人員或大眾都對其認識加深。現時醫學界奉行讓嬰幼兒及早進食多元化食物的「治療方法」,可以大大減低他們日後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


嬰兒在出生六個月後,家長可每隔三至五天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以盡快增加食物的種類。但若嬰幼兒屬過敏疾病的高風險一群(如有家族史、已患有濕疹或食物過敏等),家長就應及早在嬰幼兒三至四個月大的時候,請專科醫生制定合適的個人化進食方案。若懷疑子女有食物過敏而想嘗試戒口或避免進食過敏食物,應先跟醫生商討,以免因為長時間戒口而增加日後出現過敏疾病的機會,並可能令他們飲食失衡及營養不良,效果適得其反。




除了食物敏感,我們還會受其他過敏原影響,如花粉、動物屑物等。過敏人士可以透過Medtimes全方位致敏原測試,了解自己真正過敏原因,及早舒緩敏感症狀。





圖:Freepik



相關服務





分享健康: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