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9.2023
肺炎鏈球菌可引起哪些疾病?
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死於肺炎的5歲以下兒童高達74萬,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起兒童肺炎的主要病原體。另有數據顯示,肺炎鏈球菌是導致中國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體,60歲及以上老人的肺炎球菌肺炎發病率接近25%,是年輕人的3倍。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革蘭陽性雙球菌,是鏈球菌的一種,在自然環境中普遍存在。肺炎鏈球菌的傳播途徑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進入人體後將定植於鼻咽部而不一定致病。但對於嬰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者、貧血患者、長期患慢性疾病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後,細菌將透過黏膜防禦體系發生侵襲性感染:
● 肺炎:突然發病,表現為高熱、寒顫、胸膜劇烈疼痛、咳鐵鏽色痰,呼吸困難等癥狀,體溫可達40-41℃,10%~20%患者可於高熱期伴發菌血症。
● 中耳炎:一般起病急,有耳痛、抓耳和耳流膿等癥狀,可伴發熱、易怒、冷漠、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等表現。
● 鼻竇炎:急性鼻竇炎常伴全身癥狀如畏寒、發熱、煩躁不安,兒童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癥狀;局部癥狀以鼻塞、流涕、嗅覺障礙、頭痛等,鼻部有膿性分泌物等。
● 腦膜炎: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乳突炎等,少數患兒繼發於顱底骨折、顱骨外傷或腦外科手術後。是否導致腦膜炎和嚴重後遺症,取決於病原型別、毒力、細菌侵入方式和宿主的免疫反應。
● 血流感染和菌血症:臨床表現取決於感染的原發部位和是否存在菌血症。伴局灶感染(如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或蜂窩織炎)的重症患者可能進展為菌血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治療肺炎鏈球菌首選抗生素。
然而,肺炎球菌對常用抗菌藥物可產生明顯的耐藥性,根據我國細菌耐葯監測網針對肺炎鏈球菌的耐葯監測報告顯示,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對青霉素的耐葯率達 53.6%,對頭孢呋辛的耐葯率達 46.4%,對紅霉素更是高達 94.2%。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