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流感疫苗出現過敏癥狀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04.13.2021

接種流感疫苗出現過敏癥狀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接種流感疫苗出現過敏癥狀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1.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疼痛、灼燒感
應對方法:
◆  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多在接種後一到三天最明顯,過後可自行緩解消退。相比疼痛和紅腫,硬結完全自行消退的時間可能稍長些,但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
◆  注射當天可洗澡,但要避免用力搓揉注射部位,加重疼痛感。
◆  如果疼痛感嚴重,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止痛。
◆  如果紅腫嚴重,可用毛巾蘸溫水(溫度舒適為佳)熱敷,每次十分鐘。
2. 接種疫苗後出現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肉酸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過敏等。
應對方法:
◇  流感疫苗有可能會出現罕見嚴重過敏反應,如:喉頭水腫、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等,且多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因此接種疫苗後一定要在疫苗接種中心觀察30分鐘後再離開,以便及時獲得治療。如果接種出現不嚴重的過敏癥狀,待醫生評估後,遵循醫囑服藥或治療。
◇   在全身不良反應中,出現最多的是發熱,其中高熱發生率為4.274/10萬劑。一般沒有明顯不適癥狀的,不需要特殊處理,多在三天內自行緩解。如果因發熱感到不適,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來退熱。如果三天後發熱依然持續,或反覆,反覆高熱,伴咳嗽、流鼻涕等其他癥狀,這可能與流感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關聯不大,需及時就醫。
◇   其他全身不良反應也要抓住「輕微」和「可自行緩解」的特點來決定是否在家自行處理。譬如接種疫苗後出現嘔吐、腹瀉,可先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但如果癥狀持續一段時間仍未見好轉,甚至加重,這可能與流感疫苗的關聯性不大,需及時就醫。
總的來說,任何藥物(包括疫苗)都有它自身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但如果拿它的不良反應與疾病後所發生的嚴重併發症相比,接種疫苗肯定是利大於弊。因此如非符合疫苗禁忌症任何一項,該接種的疫苗最好都去接種。
分享健康: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