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2024
健康解碼|「生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及早接種預防疫苗 提升保護功效
健康解碼|「生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及早接種預防疫苗 提升保護功效
2024-08-20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不少人以為「生蛇」單單影響皮膚,但原來同時與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心臟科專科王泰鴻醫生指出,「生蛇」後第一星期內,患者出現心肌梗塞的風險較一般人高約68%,而中風風險亦高出80%,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生蛇」高風險人士,建議患者及早接種預防帶狀疱疹疫苗(簡稱蛇針),預防「生蛇」及其引伸的後遺症風險。
「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Chicken-pox /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感染水痘並痊癒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系統內,當免疫力因年齡增長、壓力、癌症、類固醇藥物等因素而導致下降時,潛伏體內的病毒便會乘機大量繁殖及攻擊脊髓的「背根神經節」,並隨著神經線而行,導致附近的皮膚表面出現水泡狀紅疹,就如一條蛇圍在身體的一邊,因此俗稱「生蛇」,發病位置常見於背部及腰側。患者一旦「生蛇」,有機會在未出現紅疹前已有發燒及感到疼痛;發病後三日內,紅疹位置會有如火燒、電擊、針拮的強烈劇痛。
「生蛇」與心血管疾病具雙向性影響
雖然「生蛇」徵狀始於皮膚,但王泰鴻醫生表示,「生蛇」病毒亦會隨血液於身體遊走,有機會令血管中的斑塊出現炎症,造成血管急性梗塞,從而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等。
「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生蛇』後,首星期出現心肌梗塞風險較一般人增加68%;而『生蛇』後一個月內中風機會亦較常人增加近8成,且風險於1年後仍存在;此外,如果有出現『生蛇』上眼的患者,第一個月中風風險更會增加兩倍。同時『生蛇』與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也是雙向性,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亦是『生蛇』的高危人士,由於身體免疫系統減弱,導致『生蛇』風險增加34%,所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如患者不幸出現「生蛇」徵狀,現時一般可使用抗病毒性藥物治療,如出現疱疹後神經痛的頑抗痛症,會按病情處方神經痛藥物如三環抗憂鬱劑、抗腦癇藥或鴉片類藥物治療和紓緩痛楚。對此,王泰鴻醫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
多個權威組織建議接種新一代疫苗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美國心臟協會(AHA)及美國糖尿學會(ADA)的建議,50歲以上及18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接種新一代重組疫苗(Recombinant, Adjuvanted Vaccine),需要接種兩針劑,第二劑與第一劑接種時間相隔2-6個月,以達到88%保護率,成效更最少長達11年,亦由於新一代疫苗是篩選出部分所需的病原蛋白質,因此不會因接種而引起「生蛇」現象。此外,由於舊疫苗屬活體疫苗,因此先天或後天免疫系統不全的患者,較適合接種新一代重組疫苗。
70歲的陳先生(化名)本身患有糖尿病及心臟病,屬「生蛇」高危人士。起初因為怕打針而拒絕醫生的建議接種「蛇針」,惟其後遇到友人不幸「生蛇」,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但仍然劇痛得難以忍受,頓時心生畏懼,於是立即遵循醫生建議接種「蛇針」,提升自身保護力,免受皮肉疼痛之苦。
王泰鴻醫生提醒,預防「生蛇」各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應與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原文網址: https://www.am730.com.hk/%E5%81%A5%E5%BA%B7/%E5%81%A5%E5%BA%B7%E8%A7%A3%E7%A2%BC/%E5%81%A5%E5%BA%B7%E8%A7%A3%E7%A2%BC-%E7%94%9F%E8%9B%87-%E6%9C%83%E5%A2%9E%E5%8A%A0%E5%BF%83%E8%A1%80%E7%AE%A1%E7%96%BE%E7%97%85%E9%A2%A8%E9%9A%AA-%E5%8F%8A%E6%97%A9%E6%8E%A5%E7%A8%AE%E9%A0%90%E9%98%B2%E7%96%AB%E8%8B%97-%E6%8F%90%E5%8D%87%E4%BF%9D%E8%AD%B7%E5%8A%9F%E6%95%88/4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