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5.2022
乙肝攜帶者會否傳染病毒?具備一定傳染性
說完乙肝疫苗的接種問題,最後我們來說說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乙肝攜帶者會否傳染病毒?
香港疫苗接種中心表示,在多種病毒性肝炎中,乙肝病毒所帶來的危害是最為嚴重的。
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後,有6周-6個月不等的潛伏期,潛伏期過後可能出現乏力、容易疲勞、輕度發熱等癥狀。多數人會轉為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部分人會轉為慢性乙肝患者。
慢性乙肝在全身多個系統均可發生併發症,常見的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肝硬化等。研究表明,肝癌的發生與乙肝感染高度相關。
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有經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醫源性傳播、經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等。因此,除了接種乙肝疫苗外,不共用注射器、嚴格把控血液製品質量、避免高危性行為等措施,也是預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手段。
那麼,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共同生活會不會被傳染呢?
首先要明確,乙肝攜帶者具備一定的傳染性,而傳染性的強弱是需要醫學檢驗確定病毒滴度水平才能確定。
當然,我們也不必談「乙肝」色變。
日常生活中的擁抱、共餐、親吻等是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的。一來唾液中的病毒難以穿透正常人的口腔黏膜和胃黏膜;二來,病毒跑到胃裏面容易被胃酸所破壞,因此乙肝病毒經消化道傳染的可能性很小。
但當口腔糜爛、潰瘍或消化道黏膜有炎症、破損者,食用帶乙肝病毒的食物或唾液,可透過破損出進入血液循環而感染。通常8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後,病毒會很快地被免疫系統清除,不轉成慢性乙肝;但嬰幼兒感染後,會有90%的機會在日後轉為慢性乙肝,治療難度較大。
【最後】
接種乙肝疫苗並不是終身免疫,因此健康人群最好接種乙肝,並且每年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尤其是乙肝高危人群包括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員、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者、採取靜脈內注射毒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有多個性伴侶者等,更應該及時接種乙肝疫苗以預防乙肝感染。而乙肝攜帶者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及時掌握自身病情變化。